七一工作室便是首家提出“电影院线模式”概念的工作室,之所以叫做电影院线模式,王子瑄是想降低大众的理解成本,“与电影院线一样,我们在技术上研发了一套底层系统,将我们自己的剧本、合作门店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剧本销售都是官方合作渠道,是可控的,不给盗版小店可乘之机。” 今年来,七一工作室也是首家开始应用“分账+限定”模式的平台。分账,即通过销售量进行分账收益,让上游内容制作工作室的利益分成与下游门店销售额直接挂钩,限定,则是规定剧本销售数量,缩小保护范围,如此可保证内容制作方的收益。 双向选择相互信任的逻辑跑通以后,也能打破以往“门店收益100元,落到内容制作方只有2元”的困境。与此同时,七一工作室投入几十万的成本用来建设电影院线小程序、剧本小程序,此举也是行业首创,王子瑄解释,并不是将剧本内容简单复制到线上,而是从内容设计、技术手段等方面以小程序形式呈现,这样一来,既能带给玩家差异化的惊喜体验,也能降低被盗版的可能性。 具体来看,其创新体现在两点,首先是内容上,工作室会将剧本内容的某些关键环节放在小程序上,线上内容可以随时变化,相比传统的纸质道具更加灵活多元,增加游玩的惊喜感。再或者,玩家玩到某个互动环节时,必须要打开官方小程序才能解锁下一步,如果是盗版门店,就会缺少这一部分,大大降低可玩性。 其次是流程创新,比如七一工作室今年的新本《星空美术馆》,开发出的小程序就是一张门票系统,相当于玩家在世界的载体,且每一个本都会做类似的创作,有的本在开玩之前,会专门设置针对玩家的心理测试小程序,看他适合什么角色从而更好辅助玩家投入推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院线模式、小程序等创新,关键是对线下体验的补充和提高,所有创新的基础是保留完整的线下体验。毕竟剧本杀的灵魂在于线下社交,一旦脱离线下,剧本杀就失去了一大半的游玩乐趣,这也是过去几年不少纯线上剧本杀机构黯然出局的原因。 剧本杀作为一个由创作者-发行商-平台/实体店-消费者组成的新兴产业,上下游的利益分配、技术手段、底层系统还处在初级阶段,以上则是七一工作室所做的创新探索,“相信这种模式以后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瞄准细分无人区领域,竞争对手只有自己,毕竟越难走的路,人越少。 同样,在做精品这条路上,竞争并不算激烈。曾经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剧本变成批量制造,据虎嗅报道,某些剧本杀工作室会在网上先找一个经典的故事大纲,再分给数位兼职写手疯狂输出,根据剧本分发平台“黑探有品”数据,截至2020年末全国剧本创作者为4000-5000人,主要由玩家进阶、网文转行、影视编剧等组成,而大多数作者以兼职为主。剧本杀复盘答案 剧本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衡量一个剧本杀是否好玩,50%靠本子质量,50%靠队友。一个好的剧本杀不仅要保证故事完整性,还要想办法设置互动环节,创造沉浸感,剧情推动每一个参与者玩下去。因此相比狼人杀,剧本杀独特之处在于社交属性,这也是线上无法做到的。不少剧本杀资深爱好者表示,他们喜欢的是剧本杀的悬疑推理感,在抽丝剥茧推测谁是凶手的过程中,靠的是队友的言论、面部表情、微动作等,这些沉浸感的追求会倒逼店铺采购宏大世界观、复杂叙事的剧本。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在中国年轻消费者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高居第三位,紧随电影、运动健身之后。剧本杀的受众主要以青少年群体为主,如今Z世代的整体素质较高,分辨能力强,她们对剧本品质有着严苛的评价标准,对盗版也有抵触意识,这也倒逼剧本制作方要在内容上花心思。 就在几天前,文旅部下发一个通知,表示改动剧本需要报备,而且节假日之外不能接待未成年人,种种都在考验着剧本发行方的写本和选本能力,促进行业更加规范化。

在大众娱乐需求增加、综艺背书等因素的影响下,剧本杀在进入国内市场后快速膨胀,2020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已达117.4亿元。在需求推动下,中国剧本杀门店快速扩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预计到2022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238.9亿元。据艾媒咨询提供的数据,超7成的受访网民愿意向他人推荐剧本杀;受访网民对剧本杀的沉浸感、角色设计和剧情设计的满意度整体较高。剧本杀的剧本质量高,剧本内容丰富紧凑,剧本杀复盘解析是剧本杀玩家推荐剧本杀的关键因素。有61.4%的受访网友认为,现在剧本杀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剧本安全问题不清晰,盗版剧本质量低。剧本杀的剧本存在版权问题,盗版剧本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了游戏体验感和新鲜感,因此,剧本杀行业应规范化发展。在陈淼看来,剧本杀当下存在“暴力”“血腥”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价值导向,版权保护也亟待加强。“由于准入门槛低,盗版剧本一直没法杜绝,一些剧本的安全问题也欠缺考虑,容易对年轻人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另外,线下剧本杀非常强调互动性,如果从业人员缺乏专业训练,或者剧本没有新意、太趋于同质化,是非常降低游戏体验的。”另一方面,在大多数需要悬念来调足观众胃口的剧本当中,会存在一些以“凶杀”等冲突对立的剧情。如果要削减掉这些情节元素,则意味着丧失部分客群。剧本杀爱好者王乐乐(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缺少一些“凶案”元素,会减少解谜的乐趣。

小萌此次是和三个朋友同行,剧本杀售价178元,大家分工合作,也能分摊成本。购买并激活小程序后,小萌先到颐和园东宫门领取罗盘、道具、线索卡等材料包,再根据语音提示,沿指定路线游览解题。要玩通《颐和迷案》,大约需要4-5小时。剧本杀复盘解析剧本杀里嵌入了不少景区历史,例如:寻找石舫的位置;颐和园不存在的“春秋亭”到底在哪里?镇水铜牛身上有何秘密?佛香阁的传说等等。现在,北京数个景区都已有类似的剧本杀游戏。例如以北海公园为载体的《诏书疑云》剧本杀,是帮助还未登基的嘉庆皇帝寻找立储诏书。网友苏小月则试玩了恭王府的《王府迷阵》剧本杀,激活价格为288元。在附近的文创店里领取道具包后,陪伴她们解谜的语音NPC(非玩家角色)是恭王府任主人和珅的丫鬟“小绿”。“题目的难易搭配还可以。有的选择题比较容易:考‘索罗杆子’的功能,用来祭神、喂乌鸦。有的涉及宅邸布局、古代建筑知识的题就很难,需要仔细听科普”,苏小月说。例如其中一题是寻找和珅藏匿黄金的地点,她们需要找到墙壁上的《秋鹭芙蓉图》彩画,在小程序中选择正确的方位,才能进入下一题。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发行商的情况也难言乐观。因大部分店主现在已经很少购买新剧本。有店家为了降低买剧本的成本,开始购买市场的二手剧本。有的店主为了赚一波快钱,甚至购买“盗版”剧本。剧本杀店的这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了行业上游发行商的生存环境。“2020年之前,发行剧本并不多,市场还是蓝海,基本上都能挣到钱。剧本杀复盘解析因为那时很多人对这种新兴行业处于懵懂状态,产量比较低。但是从2020年开始,发行的产量开始暴增,出现了一个飞跃。大量的发行商拥入,剧本质量参差不齐,创意都给用尽了。”郑州的一位剧本杀发行商告诉记者。数据显示,2021年剧本杀消费需求增速达3800%,中国剧本杀店家每年对剧本的需求量在6万至8万套,而剧本的产量上限只有1万至2万套。上述发行商说,假如只有三百个作品,要三百个创意,但是现在有三万个作品,那可能创作不出来三万个创意。可能还是那三百个创意,只不过在反复的使用,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撞衫”和“撞梗”。这是一个很严重行业问题。而发行剧本的质量问题,引起了下游店家的不满。“有些剧本都说好,结果买回来后发现是‘烂本’,这种剧本根本没法玩,只能一直放在店里‘吃灰’。” 上述店家告诉记者,“现在市场的剧本质量参差不齐,新入行的店家购买剧本极容易‘踩坑’。”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