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灰铸铁和球墨铸铁表面改性的手段有表面相变硬化、表面熔凝、表面合金化以及表面熔覆。表面相变硬化因不能去除石墨相,表面改性效果受限。本文旨在利用等离子束和激光束对灰铸铁和球墨铸铁进行熔凝处理以及合金化处理去除铸铁表面的石墨相,达到强化的目的。熔凝和合金化处理获得的改性层深不够大,并且合金化的本质是一种高稀释率的熔覆,对鼓肚缺陷,在铸铁型材的水平连铸过程中采用反弧度法工艺,即通过新型的石墨套与引锭装置来实现的,通过实施反弧度法工艺,铸铁型材的鼓肚现象得到有效消除。 但由于在率次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生产铸铁型材时的拉拔速度比较慢、拉拔周期较长,使铸铁型材在结晶器的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在扁平方向上铸铁型材顶部略微向下凹,当拉拔参数调整合适时,下凹及鼓肚现象基本消失。组织更为均匀,并且其抗拉强度指标高于铸铁型材标准(JBT10854-2008水平连续铸造铸铁型材) 性能要求。同时,伸长率指标均超过LZQT500-7规定的指标。与拉伸性能结果类似,反弧度法试样的抗压强度高于未实施反弧度法试样的抗拉强度。等离子束和激光束的快速加热,基体的快速冷却,导致在灰铸铁和球墨铸铁表面进行熔凝和合金化处理都可以去除其表面的石墨相,获得组织均匀、晶粒细小的改性层,与基体冶金结合。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使熔凝层的硬度提高,硬质相渗碳体、马氏体与软质相奥氏体等的综合作用,使熔凝层既能抗磨料磨损,又能抗粘着磨损;熔凝层的奥氏体相,是一种很好的缓蚀剂。

亿锦天泽钢铁有限公司

作为钢的替代品,1949 年人类开发了球墨铸铁。铸钢含碳量少于0.3%,而铸铁和球墨铸铁含炭量量则至少为3% 。 铸钢中的低含碳量使得作为游离石墨存在的碳不会形成结构薄片。铸铁型材内的碳天然形式是游离石墨薄片形式。在球墨铸 铁内,这种石墨薄片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变化成小的球体。对鼓肚缺陷,在铸铁型材的水平连铸过程中采用反弧度法工艺,即通过新型的石墨套与引锭装置来实现的,通过实施反弧度法工艺,铸铁型材的鼓肚现象得到有效消除。但由于在率次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生产铸铁型材时的拉拔速度比较慢、拉拔周期较长,使铸铁型材在结晶器的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在扁平方向上铸铁型材顶部略微向下凹,当拉拔参数调整合适时,下凹及鼓肚现象基本消失。与实施反弧度法之前的铸铁型材相比,实施反弧度法之后的铸铁型材硬度得到提高,组织更为均匀,并且其抗拉强度指标高于铸铁型材标准(JBT10854-2008水平连续铸造铸铁型材) 性能要求。同时,伸长率指标均超过LZQT500-7规定的指标。与拉伸性能结果类似,反弧度法试样的抗压强度高于未实施反弧度法试样的抗拉强度。基于Matlab软件建立以铸造工艺参数为输入,拉坯工艺参数为输出的控制模型。仿真实验表明本文建立的拉坯工艺参数GA-BP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可以用于拉坯工艺参数自适应整定,所获得拉坯工艺参数能够用于实际生产系统,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铸铁型材水平连铸拉坯生产。球墨铸铁被称为“两个里”金属,意思是球墨铸铁具有铸钢的强度,也有铸铁优异的抗腐蚀性。 球墨铸铁与铸铁(灰铸铁)的比较 与铸铁相比,球墨铸铁在强度方面具有 的优势。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是60k,而铸铁的抗拉强度只有31k 。球墨 铸铁的屈服强度是40k ,而铸铁并没有显示出屈服强度,并且终出现断裂。





特别是在形势紧迫的今天,唯有进行铸铁型材产品质量、产品开发重组整合,实现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才有资格有能力寻求提升或转型的新路径。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之路。公司在创业的征途上,将继续以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永不停歇的脚步,引领连铸型材新技术新产品走向高端,开创连铸型材行业发展的新局面。 铸铁型材在重工业中需求量大,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机床、印刷、农业机械等支柱行业。拉坯工艺参数设置是铸铁型材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设置不合理会导致拉漏、拉断等生产事故和产生表面裂纹等铸造缺陷。现有铸铁型材生产企业拉坯工艺参数控制技术参差不齐,尚无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在率次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生产铸铁型材时的拉拔速度比较慢、拉拔周期较长,使铸铁型材在结晶器的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在扁平方向上铸铁型材顶部略微向下凹,当拉拔参数调整合适时,下凹及鼓肚现象基本消失。反弧度法工艺制各的铸铁型材组织更为均匀,力学性能更为优良。与实施反弧度法之前的铸铁型材相比,实施反弧度法之后的铸铁型材硬度得到提高,组织更为均匀,并且其抗拉强度指标高于铸铁型材标准(JBT10854-2008水平连续铸造铸铁型材) 性能要求。同时,伸长率指标均超过LZQT500-7规定的指标。与拉伸性能结果类似,反弧度法试样的抗压强度高于未实施反弧度法试样的抗拉强度。 利用光学显镜观察了球墨铸铁的金相组织;利用HB-3000型布氏硬度计测量了球墨铸铁的硬度;通过CSS-44000型电子试验机对材料的拉伸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氧化增重法衡量了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观察热疲劳裂纹的SEM照片分析了材料的抗热疲劳性能;使用MG-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干摩擦条件下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综合分析了合金元素的添加比例、施加载荷、磨损时间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其磨损失效机理。



点击查看亿锦天泽钢铁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