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钢加工工艺流程和工序冷轧取向硅钢工艺流程→?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脱炭退火涂隔离层→?罩式炉高温退火→?热平整涂绝缘层→?纵切(或横切)→?包装脱炭退火涂隔离层-------------典型的涂MgO隔离层,用于取向硅钢。罩式炉高温退火--------一般也是取向硅钢,部分半工艺无取向硅钢也用罩式退火,只是温度比取向要低些。冷轧无取向硅钢工艺流程: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吹炼→真空处理→?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联合机组→纵切机组/切边重卷机组→?宽卷包装/窄卷包装。为了简化传统无取向电工钢的生产工艺降低消耗提高无取向电工钢的磁学性能通过氧气顶吹转炉(BOF)-RH真空处理-LF精炼炉-薄板坯连铸连轧(CSP)-酸洗连轧-连续退火流程来实现更大批量生产。

电工用冷轧硅钢薄板(GB2521-88) 用含硅0.8%-4.8%的电工硅钢为材质,经冷轧而成。 冷轧硅钢片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钢带。冷轧电工钢带具有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叠装系数、冲片性能等特点,且比热轧电工钢带磁感高、铁损低。用冷带代替热轧带制造电机或变压器,其重量和体积可减少0%-25%。若用冷轧取向带,性能好,用它代替热轧带或冷轧带,可减少变压器电能消耗量45%-50%,且变压器工作性能可靠。

电工钢性能的要求 主要是:铁损低,这是硅钢片质量的重要指标。各国都根据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愈低,牌号愈高。较强磁场下磁感应强度(磁感)高,这使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体积与重量减小,节约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可以提高铁芯的填充系数。冲片性好,对制造微型、小型电动机更为重要。表面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能防蚀和改善冲片性。基本无磁时效。硅钢片一般随硅含量提高,铁损、冲片性和磁感降低,硬度增高.工作频率愈高,涡流损耗愈大,选用的硅钢片应当愈薄。

抑制剂的作用是阻止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和促进二次再结晶的发展,从而获得高的(110)[001]取向。抑制剂本身对磁性有害,所以在完成抑制作用后,须经高温净化退火。采用第二相抑制剂时,板坯加热温度须提高到使原来粗大第二相质点固溶,热轧或常化时再以细小质点析出,以便增强抑制作用。冷轧成品厚度为0.28、0.30或0.35mm,工艺要点见表3。冷轧取向薄电工钢是将0.30或0.35mm厚的取向硅钢带,再经酸洗、冷轧和退火制成硅钢片退火

点击查看久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