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R-35KV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它主要应用于发电、供电和企业的用电系统中,对电机、变压器、开关、母线、电容器等电气设备,除了限制大气过电压保护外,ENR-35KV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同时也可限制电力系统的操作过电压,对相间和相对地的过电
压,均能起到可靠的限制作用。相关型号:TBP-A-7.6/131,TBP-A-12.7/131,TBP-B-12.7/131,TBP-B-42F/310,TBP-O-7.6。1、10kV及以下产品垂直或水平安装,35kV产品只能垂直;所有产品不允许倒置安装(电缆向下)。2、保护器的接线端子分别由4根硅橡胶高压电缆引出,A、B、C三相电缆直接并联于被保护设备的电源进线端,E电缆接地。3、CGB1型和
CGB3型产品接地端子E与A、B、C三相接线端子可以任意互换;CGB2型产品接地端子E与A、B、C三相接线端子不能互换,其余三相接线端子可以任意互换。4、本产品采用全绝缘封闭结构,除电缆终端线鼻带电需考虑绝缘爬电及放电距离外,其余部分均有足够绝缘强度,无需考虑相间距离和爬电距离。过电压保护器使用条件1、户内型,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超出2000m可根据实际情况特制;2、环境温度:不低于-20℃
,不高于+40℃,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3、电网频率:58~62Hz(60Hz系统)、48~52Hz(50Hz系统);4、安装场所的空气中不应含化学腐蚀气体、蒸汽、性尘埃;5、大风速:35m/s;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三相组合式避雷器)全系列的专业生产企业,其开发的产品有3—35KV户内型、户外形共6个系列46个型号规格的产品,保护对象为主变、空开、电缆、电机、电容器组等,规格包括:
户内普通型(三柱式、四柱式)、户内带表型(型放电计数器、计数故障指示器、在线监测器、组合专用电脑式放电记录仪、带PC接口在线监测器)、户内防型(带故障脱离装置)、电机中性点保护型;户外普通型、户外带表型(放电计数器、在线监测器)、户外防型、户外高原型过电压保护器产品

这有用吗?曝光的案例是:连防雷器一起被烧毁。这种“专业防雷厂家”视频通道的防雷设计有几个疑点值得关注。1)先看前端串接在摄像机输出端的视频号防雷
器:防雷器上端接视频线的输入输出,另有一个接地点常态下与视频线开路(有的产品做成了常态短路),高压时内部元件将视频线短路接地泄放雷电流。这里应该注意到:摄像机立杆接闪时,视频号防雷器放电通道是:“避雷针体—摄像机—视频短线—防雷器内部放电元件短路—接地点—接地网”;接闪时,避雷针体与防雷器这两个“雷电流放电通道”是并联向地网放电的。2)立杆避雷针接闪时,巨大的放电电流在避雷针体上形成巨大的“雷电
反击电压”;视频号防雷器的上端也同样加有这个“雷电反击电压”。如果这个防雷器能够把40万伏以上的“雷电压”,削减到十几伏、几伏以下,那么这个防雷器泄放雷电流的能力必需大大超过避雷针,使雷电流“主要通过防雷器泄放”,而不是主要通过避雷针泄放。很难想象,“防雷器用≥2.5mm2的绝缘多股铜芯黄绿色软线直接与地网连接”,它的放电能力能远远超过金属立杆?显然不可能,后果只能是“引雷自毁”。3)“专业防雷
厂家”介绍的防雷器都是防感应雷的,没有介绍可以有效防“雷电反击电压”而又不被烧毁的。但是他们积极推出的“安防防雷系统设计”却敢于这么应用,说明这类设计缺乏起码的安防系统概念。如果真有这么厉害的防雷器,那避雷针就可以不用了。4)把“雷电反击电压”直接引入安防系统,到底是防雷还是引雷?对这个问题,2年多来的安防论坛追踪,没有一个“专业防雷厂家”能作出正面解释,他们一律采取回避态度。到目前为止,只见过一
些“专业防雷厂家”,积极倡导安防工程这样设计和应用,没有见过哪个专业厂家的防雷器(浪涌保护器)产品敢于宣传“泄放雷电流的能力可以超过避雷针”,可以安全的限制“雷电反击电压”。安全隐患一:把“雷电反击电压”直接引入安防系统摄像机立杆避雷针化,就是指立杆按照避雷针设计,并强调摄像机外壳必须与金属立杆等电位连接。我们来分析防直击雷的“摄像机立杆避雷针化”,对安防系统的影响。

这里的要害问题是:摄像机是安防
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主机和全系统有着紧密的电气连接关系,“摄像机立杆避雷针化”后,避雷针也就“正式”成了安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避雷针也与主机和全系统有着紧密的电气连接关系。这是安防工程的现实,也是“专业防雷厂家”有意无意回避或忽略的问题。如何发现电流互感器CT二次开路及电流互感器CT二次开路解决方法电流互感器即CT一次绕组匝数少,使用时一次绕组串联在被测线路里,二次绕组匝数多,与测量仪表和继电
器等电流线圈串联使用,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等电流线圈阻抗很小,所以正常运行时CT是接近短路状态的。CT二次电流的大小由一次电流决定,二次电流产生的磁势,是平衡一次电流的磁势的。若二次开路,其阻抗无限大,二次电流等于零,其磁势也等于零,就不能去平衡一次电流产生的磁势,那么一次电流将全部作用于激磁,使铁芯严重饱和。磁饱和使铁损增大,电流互感器CT发热,CT线圈的绝缘也会因过热而被烧坏。还会在铁芯上产生剩磁
,增大互感器误差。严重的是由于磁饱和,交变磁通的正弦波变为梯形波,在磁通迅速变化的瞬间,二次线圈上将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其峰值可达几千伏,如此高的电压作用在二次线圈和二次回路上,对人身和设备都存在着严重的威胁。所以CT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允许二次侧开路运行的。如何发现CT二次开路故障呢,一般可从以下现象进行检查判断:1回路仪表指示异常,一般是降低或为零。用于测量表计的电流回路开路,会使三相电流表指示不
一致、功率表指示降低、计量表计转速缓慢或不转。如表计指示时有时无,则可能处于半开路状态(接触不良)。2电流互感器CT本体有无噪声、振动不均匀、严重发热、冒烟等现象,当然这些现象在负荷小时表现并不明显3电流互感器CT二次回路端子、元件线头有放电、打火现象。4继保发生误动或拒动,这种情况可在误跳闸或越级跳闸时发现并处理。5电度表、继电器等冒烟烧坏。而有无功功率表及电度表、远动装置的变送器、保护装置的继
电器烧坏,不仅会使CT二次开路,还会使PT二次短路电流互感器CT二次过电压保护器可以有效解决CT二次开路。结论及故障处理:以上是检查CT二次开路的一些基本线索,实质上在正常运行中,一次负荷不大,二次无工作,且不是测量用电流回路开路时,CT的二次开路故障是不容易发现的。检查处理CT二次开路故障,要尽量减小一次负荷电流,以降低二次回路的电压。操作时注意安全,要站在绝缘垫上,戴好绝缘手套,使用绝缘良好
的工具。(1)发现CT二次开路,要先分清是哪一组电流回路故障、开路的相别、对保护有无影响,汇报调度,解除有可能误动的保护。(2)尽量减小一次负荷电流。若CT严重损伤,应转移负荷,停电处理。(3)尽快设法在就近的试验端子上用良好的短接线按图纸将CT二次短路,再检查处理开路点。(4)若短接时发现有火花,那么短接应该是有效的,故障点应该就在短接点以下的回路中,可进一步查找。若短接时没有火花,则可能短接无
效,故障点可能在短接点以前的回路中,可逐点向前变换短接点,缩小范围检查CT二次开路可装设电流互感器CT二次过电压保护器。

试验应在"相对相"间及"相对地"间进行,测量次数为三次,求其平均值。每二次试验的时间间隙不小于10S,放电后子0.2S内切断工频电源。试验时可在试验变压器旁边串联一只10A以上的电流表,观察电流值,当电流发生突变时,表明试品已放电,此刻的电压值即为工频放电电压值。若现场有条件,可通过高压测试仪直接读取脉冲电电压值。每3-4年应做一次工频放电试验的常规检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35kV及以下的过电压保护器用25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MΩ。
对无间隙过电压保护器还要测量1mA(直流)时的临界动作电压U1mA和75%U1mA直流下的泄露电流 ,测量的U1mA主要是检查其阀片是否受潮,确定其动作性能是否符合要求。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值相比,其变化不应大于5%,U1mA过高使保护电气设备的绝缘裕度降低,U1mA过低使过电压保护器在各种操作和故障的瞬态过电压下发生,测量75%U1mA下的直流泄露电流,主要检测长期允许工作电流的变化情况。规程规定,75%U1mA下的泄露电流不大于50μA过电压保护器参数及选型
从真空开关操作过电压导致高压电动机绝缘损坏的机理着手,分析了过电压保护器应具备的条件.确定了较常用的带串联间隙四星形过电压保护器的选型安装装、定期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认为.过电压保护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应不小于9.94kV;过电压保护器持续运行电压的选择应大于较高运行线电压即7.21 .并小于工频放电电压值;过电压保护器残压值的选择应低于15.9kV;工频放电电压的选择值根据负栽不同.应在9.3kV~12.48kV。
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参数额定电压UR的选择
确定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额定电压的主要依据是单相接地时健全相的较高暂时过电压 根据电力部1993年l0月30日《关于提高3 kV~66 kV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额定电压和持续运行电压有关情况的通报》,对于6kV~10kV电机 ≥1.38 ,按国内标准,较高运行线电压为 =1.15 ,则6kV电动机的 =1.15~6.3=7.2(kV),6 kV电机过电压保护器的额定电压 ≥1.38~7.2=9.94(kV)。
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持续运行电压的选择
由于6kV~35 kV系统多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出现单相接地以后.相对地电压上升为线电压

点击查看樊高电气有限公司销售部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