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对外开展铸铁型材的加工业务,在初期阶段以初加工为主,大部分切削业务在场内完成,减少用户的加工量,且切削料因材质纯净,利用价值高,使得总体成本下降,增加了行业内的竞争力。对出现在铸铁型材内部的夹杂缺陷,进行了全面地研究分析,明确了夹杂物的分布规律、元素组成、来源及形成原因,并就如何控制该缺陷的产生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对大断面型材表面出现的疤皮缺陷,分析了形成原因,讨论了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能有效消除疤皮缺陷的措施。优化设计后得到的铸铁型材新生产线,能够满足 尺寸为400mm的铸铁型材的生产,且生产铸铁型材的工序简化,各设备的结构组成更为简单合理.铸铁型材中的夹杂物主要聚集分布在其中心线上方约3/4半径处,其中大尺寸的夹杂物主要来源于球化和孕育处理,因此解决铸铁型材内部夹杂问题的关键是控制球化和孕育处理的相关参数.改进炉膛底部结构及阻断结晶器两段石墨套间横向传热的举措能够有效地消除。 基于Matlab软件建立以铸造工艺参数为输入,拉坯工艺参数为输出的控制模型。仿真实验表明本文建立的拉坯工艺参数GA-BP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可以用于拉坯工艺参数自适应整定,所获得拉坯工艺参数能够用于实际生产系统,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铸铁型材水平连铸拉坯生产。。铸铁中常见的C,Si、Mn、P、S中,C,Si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S是强烈阻碍石墨化的元素。实际上各元素对铸铁的石墨化能力的影为复杂。其影响与各元素本身的含量以及是否与其它元素发生作用有关 ,如Ti、Zr、B、Ce、Mg等都阻碍石墨化,但若其含量极低(如B、Ce<0.01%,Ti<0.08%)时,它们又表现出有促进石墨化的作用。 亿锦天泽钢铁有限公司

球墨铸铁作为一种耐磨材料,其研究与应用的历史不长。“球墨铸铁”具有铁的本质、钢的性能,是一种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较高的新型工程材料。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球墨铸铁使用量激增,从生产技术到产量发展迅速,2013年产量达1160万吨,位居 。但是,其在铸铁家族中的应用比例仅为26.1,与发达相比仍然较低,排名前十位的水平连铸生产大国球墨铸铁型材的平均应用比例(2010年数据)为26.4,法国为50,美国为35,日本为33.3,德国为30,尚达不到平均水平。对鼓肚缺陷,在铸铁型材的水平连铸过程中采用反弧度法工艺,即通过新型的石墨套与引锭装置来实现的,通过实施反弧度法工艺,铸铁型材的鼓肚现象得到有效消除。但由于在率次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生产铸铁型材时的拉拔速度比较慢、拉拔周期较长,使铸铁型材在结晶器的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在扁平方向上铸铁型材顶部略微向下凹,当拉拔参数调整合适时,下凹及鼓肚现象基本消失。反弧度法工艺制各的铸铁型材组织更为均匀,力学性能更为优良。与实施反弧度法之前的铸铁型材相比,实施反弧度法之后的铸铁型材硬度得到提高,组织更为均匀,并且其抗拉强度指标高于铸铁型材标准(JBT10854-2008水平连续铸造铸铁型材) 性能要求。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与球墨铸铁虽然有相同的水平连铸缺陷但某些水平连铸缺陷的发生和解决方法与球墨铸铁却又不尽相同.由于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的凝固特性缩孔、缩松、片墨和裂隙状气孔是其主要缺陷分析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是水平连铸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尽可能提高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CE,加强孕育效果,利用石墨化产生的自补缩效果,保证球化的前提下,降低残留镁量是或减少缩孔缩松缺陷的有效途径。通过在涂料中添加量元素,用正交试验方法都没有有效的解决表层片墨的问题。



铸铁型材的球化剂加入量应根据铁液成分、铸件壁厚、球化剂成分和球化处理过程的吸收率等因素分析比较确定。一般为1.6%~2.0%,若球化剂放置时间较长,则应适量多加。球化反应控制的关键是镁的吸收率,温度高,反应激烈,时间短,镁烧损多,球化效果差;温度低,反应平稳,时间长,镁吸收率高,球化效果好。铸铁型材在重工业中需求量大,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机床、印刷、农业机械等支柱行业。反弧度法工艺制各的铸铁型材组织更为均匀,力学性能更为优良。与实施反弧度法之前的铸铁型材相比,实施反弧度法之后的铸铁型材硬度得到提高,组织更为均匀,并且其抗拉强度指标高于铸铁型材标准(JBT10854-2008水平连续铸造铸铁型材) 性能要求。同时,伸长率指标均超过LZQT500-7规定的指标。与拉伸性能结果类似,反弧度法试样的抗压强度高于未实施反弧度法试样的抗拉强度。孕育剂的粒度根据铁液量多少,一般砸成5~25mm的小块。孕育剂应保持干净、干燥。球化剂和孕育剂要在出铁前加入包中,在连续生产时,刚出完前一炉铁后,包很热,过早加入会使其粘结在包底而削弱球化和孕育效果。为了延迟球化反应时间,增强球化和孕育效果,要在铸铁型材的球化剂和孕育剂的上面覆盖一层铁屑。

点击查看亿锦天泽钢铁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