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脚步虽缓,但剧本杀创业的低门槛,吸引了众多想要通过开店发家致富的普通人。剧本杀线下门店“高速低质”的野蛮生长随之而来。一方面,根据美团研究院数据,截至今年4月,国内剧本杀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2400家上升到4.5万家,预测今年年年底将达到6万家,三年间店面数量翻了近25倍。同时天眼查数据显示,剧本杀复盘解析我国目前共有近8500家剧本杀相关企业,近6成注册于1年内。而另一方面,2020年,我国共注销近350家剧本杀相关企业,2021年前五个月里,相关企业注销数量达到了200家,仅今年4月共注销近100家相关企业,环比增长102%。闲鱼数据显示,今年4月,闲鱼平台以“倒闭”为理由转卖剧本、道具、门店桌椅等的数量较上月增加了110%。速生速死的现状,导致剧本杀门店在大众心中形成了“财富密码”和“割韭菜”的双重印象。同时,新兴行业在短期内的过分膨胀,让剧本杀上下游供需不平衡、信息差过大、行业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逐渐暴露,剧本杀出现了高度内卷、“山头”林立、恶性竞争等行业隐患。更加重要的是,门店暴增带来了行业整体标准和内容质量的下滑,“劣币驱逐良币”难以避免。有入行较早的店家告诉刺猬公社:“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DM(主持人)必须脱稿,要保证玩家的体验,这是基本要求。因为DM就是做这个的,不然我们怎么好意思收玩家这份钱。但是现在行业标准在下滑,有的DM干脆照着读本,我们想招合适的人都变得困难。”在充斥着泡沫的繁荣中,一位调研剧本杀公司的投资人士迟迟未能确定投资目标,他向刺猬公社表示,自己现在还没能看清楚。而不少资本方围而不攻,多持观望态度。一些有相关内容业务的大厂和头部公司,如腾讯、万达等则主要通过IP授权与合作等方式试水,摸索方向。

·创作者的表达·谈到她在清华的这段时光,悠南说:“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曾经跟我们班的同学说过我的梦想就是不用‘上班’。”大四的时候在统计未来职业时,她初写下了“待业”二字,后被劝说改成了“自由职业者”,结果一语成谶真的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工作者。这样一个拿陶渊明诗歌当笔名的人,写作的时候究竟想表达什么呢?性别平等与关系平等是悠南认为她想传达的。在她的两部作品中,剧本杀复盘解析都有“女强男弱”的组合,甚至在《永不褪色的山楂林》之中还创造出了两套剧本,使“马塞”和“秦阳”这两个角色,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电影《李玲玉》中曾有一句话:“女人站起来了,不代表男人要倒下。这个世界足够大,我们可以一起站着。”这同样是悠南想通过她的角色塑造让玩家感受的一部分,男孩和女孩本身就可以长成各种样子,不必互相对立,也不需要分出胜负。同时,悠南也总认为,先爱上自己才能去爱别人,理解和陪伴可能会比保护更加重要,一份平等的关系往往才是的关系。去标签化和不畏人言也是她埋藏在作品中的心声。从《乐坊旧事》中的花隐、柳萧文,到《永不褪色的山楂林》中的陈白羊、陈小虎等人,这些角色们往往都有表面标签以外的深厚人生。才情绝艳的状元郎也不一定生来就满腔抱负,而一名燕京大学的保安也可以是新中国秀的青年之一。“不被标签绑架”,这样的人生信条其实也来自于悠南的个人困境,在她两年前刚毕业时,她的父母就开始让她准备研究生的考试,因为他们认为“本科生学历不够找到好工作”。悠南对此感到了哭笑不得,清华毕业的本科学历低、没有好工作机会居然成为了她父母的认知和担忧,但她还是坚持在尊重父母的情况下,尝试走自己的兴趣之路。

同时,由于对一些规则的不熟悉和一个剧本只能玩一次的特殊性,玩家们可能会走进一些误区。很久之前,我们写过一篇玩本小故事:《一个剧本杀玩家的自述:我为什么被“拉黑”了?》,调侃新手玩家在玩本时自爆、读本、不代入人设等行为,这些都是玩本时需要避免的问题。在另外一篇文章《剧本杀新手玩家一剧本杀复盘答案定要了解的几大误区》里,也以文字的形式讲了大家对剧本杀的一些理解上错误。如:以为剧本店=密室,新手玩家指定推理难度较高的剧本,还有玩本时自爆或者为了隐瞒信息一言不发、让主持人场外帮助等行为。我们在《剧本杀新手玩家准则:不要自爆》更加具体地讲述了自爆这种不受玩家欢迎的行为以及希望玩家们玩本时不要自爆的原因。针对于本格、变格、新本格的分类,蛋蛋&CCC在《关于剧本杀本格、变格、新本格的理解》文章里对这三个词进行了解释,也拿一些剧本做举例方便大家更容易懂。部分玩家对此的理解有误,正好文章里的解释也很清晰详尽。

徐茗也交过一次作业,老师给出的批语是:“你故事写得很好,但不像剧本杀。”徐茗说:“他说得也没错,我确实不知道剧本杀怎么写,不然还报什么班。” 自此,徐茗再也没交过作业,她说自己已经没有心气儿再写了,感觉付出了努力也没有被认真对待。她还问过群里面其他小伙伴,大家的作业都是用差不多的话术回复,很多同学都挺失望的。 失望越来越多,怒火却无处发泄,徐茗回忆:“我们的群从头到尾死气沉沉剧本杀复盘解析,我一个同学也不认识,说结束就结束了,课程上完也无声无息。” “但我也抓不到他们的尾巴,老师也在讲课,作业也改了,但就是和之前许诺过的货不对板。”徐茗称。 李海也是这家培训机构的学员,他向刺猬公社直言:“剧本杀这个行业有很多不靠谱的发行商,他们接到投稿以后可能会拒绝你,但转头就抄袭你的创意,洗你的稿子。我知道这个行业有多少坑,我报这个课就是为了避免踩坑。” 李海谈到上这个课的感受就是“失落感和被辜负的感觉。”课程结束后,李海和其他学员一起向他们索要业内靠谱的发行机构的联系方式,想让他们列一个名单出来。 班主任回答:“我们没有名单而且也不方便评价,在这里说人家不靠谱也不太好看。”后又补充:“你们想知道的话可以问老师。” 徐茗说:“来培训的老师都是机构从外面找来的,他们彼此好像都不熟悉。现在课都结束了,老师当然找不到人了,毕竟连都没有通过。” 谈及此,徐茗说出了心中的疑惑:“我真的怀疑整个机构都是外行,问什么都不知道。以前也有一位老师课讲得很好,也愿意加学生,问她问题都会解答,但不知道为什么,机构不让她来上课了。”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