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的低倍组织和显微(高倍)组织要求。 轴承钢圆钢的低倍组织是指一般疏松、中心疏松和偏析,显微(高倍)组织包括钢的退火组织、碳化物网状、带状和液析等。碳化物液析硬而脆,它的危害性与脆性夹杂物相同。网状碳化物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并使之组织不均匀,在淬火时容易变形与开裂。带状碳化物影响退火和淬火回火组织以及接触疲劳强度。低、高倍组织的优劣对滚动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轴承材料标准中对低、高倍组织有着严格的要求。 ⑤特别严格的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要求。 对轴承钢而言,表面缺陷包括裂纹、夹渣、毛刺、结疤、氧化皮等,内部缺陷包括缩孔、气泡、白点、严重的疏松和偏析等。这些缺陷对于轴承的加工、轴承的性能和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在轴承材料标准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出现这些缺陷。 ⑥严格的碳化物不均匀性要求。 在轴承钢中,如果出现严重的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则在热处理加工过程中就容易造成组织和硬度的不均匀,钢的组织不均匀性对接触疲劳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另外,严重的碳化物不均匀性还容易使轴承零件在淬火冷却时产生裂纹,碳化物不均匀性还会导致轴承的寿命降低因此,在轴承材料标准中,对不同规格的钢材均有明确的特别要求。

②0.25~0.60%C为中碳钢圆钢,多在调质状态下使用,制作机械制造工业的零件。 ③大于0.6%C为高碳钢,多用于制造弹簧、齿轮、轧辊等。 根据含锰量的不同,又可分为普通含锰量(0.25~0.8%)和较高含锰量(0.7~1.0%和0.9~1.2%)两钢组。锰能改善钢的淬透性,强化铁素体,提高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耐磨性。通常在含锰高的钢的牌号后附加标记“Mn”,如15Mn、20Mn以区别于正常含锰量的碳素钢。 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则又可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 含碳量在0.65~1.35%之间,经热处理后可得到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具、刃具、模具和量具(见工具钢)。 碳素结构钢按照圆钢屈服强度分为5个牌号: Q195、Q215、Q235、Q255、Q275 每个牌号由于质量不同分为A、B、C、D等级,多的有四种,有的只有一;另外还有钢材冶炼的脱氧方法区别。 脱氧方法符号: F——沸腾钢 b——半镇静钢 Z——镇静钢 TZ——特殊镇静钢

钢的性能取决于圆钢的相组成,相的成分和结构,各种相在钢中所占的体积组分和彼此相对的分布状态。合金元素是通过影响上述因素而起作用的。对钢的相变点的影响 主要是改变钢中相变点的位置,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改变相变点温度。一般来说,扩大γ相(奥氏体)区的元素,如锰、镍、碳、氮、铜、锌等使A3点温度降低A4点温度升高;相反缩小γ相区的元素,如锆、硼、硅、磷、钛、钒、钼、钨、铌等则使A3点温度升高,A4点温度降低。惟有钴使A3和A4点温度均升高。铬的作用比较特殊含铬量小于7%时使A3点温度降低大于7%时则使A3点温度提高。 ②改变共析点S的位置。缩小γ相区的元素,均使共析点S温度升高;扩大γ相区的元素则相反。此外几乎所有合金元素均降低共析点S的含碳量,使S点向左移。不过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钒、钛、铌等(也包括钨、钼),在含量高至一定限度以后则使S点向右移。 ③改变γ相区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这种影响较为复杂,一般在合金元素含量较高时,能使之发生显著改变。例如镍或锰含量高时,可使γ相区扩展至室温以下,使钢成为单相的奥氏体组织;而硅或铬含量高时,则可使γ相区缩得很小甚至完全消失,使钢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铁素体组织。

规格外观 规格主要有圆钢、扁钢、钢丝,钢材表面应加工良好 。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和夹杂。冷拉钢表面还应光滑、干净、无氧化皮。 发展前景编辑 语音 精密轴承等基础机械铸造业已经成为 “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行业,为了实现两会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密集开工,轴承钢市场需求也将随之释放。 伴随着轴承制造业的持续、较快发展,轴承钢市场前景被看好。国内轴承钢生产厂家正积极研发轴承钢新品种,轴承制造产业发展立足高端产品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为了实现两会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掀起施工高潮,铁路、保障房、水利、港口、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密集开工带动了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复苏,拉动工程机械需求,轴承钢市场需求也随之释放。同时铁矿石、焦炭、高铬等钢铁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使轴承钢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刚性成本的推动,促使钢厂的出厂价格上调,从而进一步带动轴承钢市场价格的上升,这两方面利好因素稳定了增长拉动了内需。

点击查看新弘扬特钢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