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容器专用钢板Q345R钢板特点 Q345R钢板是屈服强度为265-345MPa级的压力容器专用板,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磷、硫含量略低于低合金高强度钢板Q345(16Mn)钢,除抗拉强度、延伸率要求比Q345(16Mn)钢有所提高外,还要求保证冲击韧性。它是我国用途广、用量 的压力容器专用钢板。 Q245R 是钢板中的一大类--锅炉板,牌号表示方法:和Q345R类似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牌号用屈服强度值“屈”字和压力容器“容”字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 表示。例如:Q245R。Q—“屈”汉语拼音首位字母。245—屈服强度值。R:“容”汉语拼音首位字母。 具有特殊的成分与性能 主要用于做压力容器使用,针对用途,温度,耐腐的不同,所应该选用的容器板材质,也不尽相同。 交货状态为:热轧,控轧,正火。经供需方协议加做探伤。 如:20R,16MnR,14Cr1MoR,15CrMoR,09MnNiDR,12Cr2Mo1R,16MnR(HIC),20R(HIC)等等分类 以上为国内常用牌号;国外的牌号也有,例如:SA516Gr60、SA516GR70等。 Q245R钢中可添加铌,钒,钛元素,其含量应填写在质量证明书中,上述3个元素含量总和应分别不大于0.050%。

常见缺陷 折叠边裂缺陷 边部出现的大型夹杂物富集是钢板诱发边裂的主要根源之一。由于薄板坯采用了漏斗型结晶器,结晶器内部的流动、传热的不均匀程度和液面波动情况比传统板坯连铸时复杂,在浇铸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卷渣,一部分卷渣残留在铸坯表面形成表面夹杂,其中较大的夹杂颗粒在铸坯边部沉积,造成边部大型氧化物夹杂的富集。 折叠氧化铁皮压入缺陷 未完全除净的一次氧化铁皮在随后的轧制过程中被压入板带中造成板带表面缺陷。二次除鳞水未开等原因是造成二次氧化铁皮压入缺陷产生的关键。缺陷跟踪结果表明,氧化铁皮压入缺陷在随后的酸洗和冷轧过程中基本可以消除,对冷轧板基本不造成影响。 折叠表面缺陷 酸洗后冷轧前带钢表面的黑色线条状缺陷。冷轧带钢表面缺陷主要来自热轧基料缺陷,以热轧板表面夹杂类缺陷为主,冷轧生产线自身产生缺陷的可能性很小。

合金元素与钢板的相互作用 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后,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钢中。即:与铁形成固溶体;与碳形成碳化物;在高合金钢中还可能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1. 溶于铁中 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Pb外)都可溶入铁中 形成合金铁素体或合金奥氏体 按其对α-Fe或γ-Fe的作用 可将合金元素分为扩大奥氏体相区和缩小奥氏体相区两大类。 扩大γ相区的元素-亦称奥氏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是Mn、Ni、Co、C、N、Cu等 它们使A3点(γ-Fe α-Fe的转变点)下降 A4点( γ-Fe的转变点)上升 从而扩大γ-相的存在范围。其中Ni、Mn等加入到一定量后 可使γ相区扩大到室温以下 使α相区消失 称为完全扩大γ相区元素。另外一些元素(如C、N、Cu等) 虽然扩大γ相区 但不能扩大到室温 故称之为部分扩大γ相区的元素。 缩小γ相区元素--亦称铁素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有Cr、Mo、W、V、Ti、Al、Si、B、Nb、Zr等。它们使A3点上升 A4点下降(铬除外 铬含量小于7%时 A3点下降; 大于7%后A3点迅速上升) 从而缩小γ相区存在的范围 使铁素体稳定区域扩大。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完全封闭γ相区的元素(如Cr、Mo、W、V、Ti、Al、Si等)和部分缩小γ相区的元素(如B、Nb、Zr等)。 2. 形成碳化物合金元素按其与钢中碳的亲和力的大小 可分为碳化物形成元素和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两大类。 常见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有:Ni、Co、Cu、Si、Al、N、B等。它们基本上都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常见碳化物形成元素有:Mn、Cr、W、V、Nb、Zr、Ti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稳定性程度由弱到强的次序排列),它们在钢中一部分固溶于基体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渗碳体 含量高时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合物。

标记:尺寸精度-尺寸-钢板品种标准 冷轧钢板:钢号-技术条件标准 标记示例:B-0.57501500-GB708-88;钢板、标准号Q/BQB402,牌号SPCC,热处理状态退火+平整(S),表央加工状态为麻面D,表面质量为FB级的切边(切边EC,不切边EM)钢板、厚度0.5mm,B级精度,宽度1000mm,A级精度,长度2000mm,A级精度,不平度精度为PF.A,则标记为:钢板ECQ/BQB 402-SPCC-SD-FB/(0.51000A2000A-PF.A); 冷轧钢板:Q225-GB912-89 主要产地有:宝钢、鞍钢、本钢、武钢、邯钢、包钢、唐钢、涟钢、济钢等 冷轧普通薄钢板:由普通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冷轧制成。冷轧板表面质量较好。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对其要求要保证冷弯和杯试验合格,常用于汽车等行业和镀层板的原料。

点击查看新弘扬特钢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