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尺寸应符合表《热轧钢板的尺寸规格(摘自GB/T709-1988)》的规定。 钢带尺寸应符合表《热轧钢带的尺寸规格(摘自GB/T709-1988)》的规定。 钢板宽度也可为50mm或10mm倍数的任何尺寸。 钢板长度为100mm或50mm倍数的任何尺寸,但宽度小于等于4mm钢板的小长度不得小于1.2m,厚度大于4mm钢板的小长度不得小于2m。 根据需要要求,厚度小于30mm的钢板,厚度间隔可为0.5mm。 根据需要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以供应其他尺寸的钢板和钢带。 热轧钢板的尺寸规格(摘自GB/T709-1988) 热轧板,即热轧钢板和钢带,俗称热板,通常也会把轧写成扎字,如热扎板,但都是指的同一种热轧板。指宽度大于或等于600mm,厚度为0.35-200mm的钢板和厚度为1.2-25mm的钢带。

按钢板所含的主要合金元素,分为: 铬钢(Cr-Fe-C)铬镍钢(Cr-Ni-Fe-C) 锰钢(Mn-Fe-C) 硅锰钢(Si-Mn-Fe-C) 按小试样正火或铸态组织,分为: 珠光体钢 马氏体钢 铁素体钢 奥氏体钢 莱氏体钢 按用途分为: 合金结构钢 合金工具钢 牌号的首部用数字标明碳含量。规定结构钢以万分之一为单位的数字(两位数)、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字(一位数)来表示碳含量,而工具钢的碳含量超过1%时,碳含量不标出。 在表明碳含量数字之后,用元素的化学符号表明钢中主要合金元素,含量由其后面的数字标明,平均含量少于1.5%时不标数 平均含量为1.5%~2.49%、2.5%~3.49%……时相应地标以2、3……。 合金结构钢40Cr,平均碳含量为0.40%,主要合金元素Cr的含量在1.5%以下。合金工具钢5CrMnMo 平均碳含量为0.5% 主要合金元素Cr、Mn、Mo的含量均在1.5%以下。 专用钢用其用途的汉语拼音字首来标明。 如:滚珠轴承钢在钢号前标以"G"。GCr15表示含碳量约1.0%、铬含量约1.5%(这是一个特例 铬含量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字表示)的滚珠轴承钢。 Y40Mn表示碳含量为0.4%、锰含量少于1.5%的易切削钢等等。 对于高级优质钢,则在钢的末尾加"A"字表明,例如20Cr2Ni4A §7-1 钢的合金化 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后,钢的基本组元铁和碳与加入的合金元素会发生交互作用。钢的合金化目的是希望利用合金元素与铁、碳的相互作用和对铁碳相图及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来改善钢的组织和性能。

Mn13是高锰耐磨钢是抵抗强冲击、大压力物料磨损等耐磨材料中的 选择。 Mn13是高锰耐磨钢是抵抗强冲击、大压力物料磨损等耐磨材料中的 选择。高锰钢 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外来冲击越大,其自身表层耐磨性越高;二是随着表面硬化层的逐渐磨损,新的加工硬化层会连续不断形成。Mn13轧制钢板对强冲击磨损和大应力磨损有极好的耐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破碎,而且具有便于切割、焊接、弯曲等易机械加工性能。 传统使用的高铬铸铁仅仅对移动磨损有较好的耐磨性。Mn13轧制钢板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易损件的使用成本并节省设备检修费用,提高成品竞争力。 标准型的Mn13高锰钢又称Hadfield钢,是由英国人Hadfield于1882年发明的。我国高锰钢铸件的 标准(GB/T5680-1998)牌号有:ZGMn13-1、ZGMn13-2、 ZGMn13-3、ZGMn13-4、ZGMn13-5;美国ASTM奥氏体锰钢铸件标准(ASTMA128/A128M-1993)钢号有:ASTM- A(UNS-J91109)、ASTM-B-1(UNS-J91119)、ASTM-B-2(UNS-J91129)、ASTM-B-3(UNS-J91139)、ASTM-B-4(UNS-J91149)、ASTM-C(UNS-J91309)、 ASTM-D(UNS-J91459)、ASTM-E-1(UNS-J91249)、ASTM-E-2(UNS-J91339)、ASTM-F(说明:如果用户无其它要求一般供给钢号A铸件);日本高锰钢铸件 标准[JISG5131(1991)]牌号有:SCMnH1、SCMnH2、SCMnH3、 SCMnH11、SCMnH21;俄罗斯铸造高锰钢标准ΓOCT977-1988钢号有:110Γ13π、110Γ13X2BPπ、110Γ13ΦTπ、 130Γ14 XMΦAπ、120Γ10Φπ;ISO奥氏体锰钢铸件国际标准[ISO13521:1999(E)]牌号有:GX120MnMo7-1、GX110MnMo13-1、GX100Mn13、GX120Mn13、GX120MnCr13 2、GX120MnNi13-3、GX120Mn17、GX90MnMo14、GX120MnCr17-2。

由于高强板所形成的高刚性型钢具有很大的惯性矩和抗弯模量,工业钢板特别是由于应用上的要求需要预冲孔后进行冷弯加工生产,会形成材料表面平整度和材料边缘尺寸上的差异,因此要求对该类高强度结构钢板的冷弯孔型的设计中需要多加侧向定位装置,合理设计孔型,合理布置轧辊间隙等,确保进入每道孔型的材料不跑偏并尽可能地消除材料表面平整度和材料边缘尺寸上的差异对后续冷弯成型形状的影响;另一个突出的特点为:高强度结构钢板的成型回弹现象较严重,回弹会导致出现弧边,必须依靠过弯来修正,且过弯角比较难掌握,需要在生产调试过程中进行调整修正。(2)需要较多的成型道次。在辊式冷弯成型过程中主要加工过程为弯曲变形,除产品弯曲角局部有轻微减薄外,变形材料的厚度在成型过程中假定保持不变;在孔型设计时,要注意合理分配变形量,尤其是在道,后面几道,变形量不易过大。另外可以使用侧辊和过弯辊,对型材进行预弯,且使型材断面的中性线与成品型材的中性线重合,使型材上下所受的力平衡,从而避免纵向弯曲。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发现纵向弯曲,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部分轧辊,尤其注意后面几道。其它如使用矫直机进行矫直,变更机架间距,采用托辊,调整各架次的轧辊间隙等措施均可减小或消除纵向弯曲。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调整各架次的轧辊间隙来减轻纵向弯曲需要有熟练的技术才行。(3)辊式冷弯速度的控制,成型辊压力的调整要合适,尽量减少反复冷弯弯曲疲劳裂纹,并适当进行润滑和冷却,进一步减少热应力裂纹的产生等,控制弯曲半径,即弯曲半径不能太小,否则产品表面易产生裂纹,针对高强板在冷成形冷弯工艺中出现的后延性断裂现象,为了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建议在满足材料的力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优化截面形状,如增加弯角半径,减小冷弯角或加大截面形状等方式处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点击查看新弘扬特钢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