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用具,其使用寿命非常长,据统计,按照正常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而且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施工环境。

其特征是相比普通A3钢板,具有更高的强度,抗变形能力。
45号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它的 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号钢淬火温度在A3+(30~50)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
因为45号钢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工件入水后,应该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盐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开裂,这是因为当工件冷却到180℃左右时,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造成过大的组织应力所致。因此,当淬火工件快冷到该温度区域,就应采取缓冷的方法。由于出水温度难以掌握,须凭经验操作,当水中的工件抖动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

低碳钢板:由于韧性、焊接性和冷成形性能的要求高,其碳含量不超过0.20%。(2) 加入以锰为主的合金元素3) 加入铌、钛或钒等辅加元素:少量的铌、钛或钒在钢中形成细碳化物或碳氮化物,有利于获得细小的铁素体晶粒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此外,加入少量铜(≤0.4%)和磷(0.1%左右)等,可提高抗腐蚀性能。加入少量稀土元素,可以脱硫、去气,使钢材净化,改善韧性和工艺性能。4. 常用低合金结构钢16Mn是我国低合金高强钢中用量广泛多、产量 的钢种。使用状态的组织为细晶粒的铁素体—珠光体,强度比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高约20%~30%,耐大气腐蚀性能高20%~38%。15MnVN 中等级别强度钢中使用多的钢种。强度较高,且韧性、焊接性及低温韧性也较好,被广泛用于制造桥梁、锅炉、船舶等大型结构。强度级别超过500MPa后,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难以满足要求,于是发展了低碳贝氏体钢。加入Cr、Mo、Mn、B等元素,有利于空冷条件下得到贝氏体组织,使强度更高,塑性、焊接性能也较好,多用于高压锅炉、高压容器等。

钢板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分解转变的影响除Co外 几乎所有合金元素都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推迟珠光体类型组织的转变 使C曲线右移 即提高钢的淬透性。常用提高淬透性的元素有:Mo、Mn、Cr、Ni、Si、B等。必须指出 加入的合金元素 只有完全溶于奥氏体时 才能提高淬透性。如果未完全溶解 则碳化物会成为珠光体的核心 反而降低钢的淬透性。另外 两种或多种合金元素的同时加入(如 铬锰钢、铬镍钢等) 比单个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要强得多。 除Co、Al外 多数合金元素都使Ms和Mf点下降。其作用大小的次序是:Mn、Cr、Ni、Mo、W、Si。其中Mn的作用强 Si实际上无影响。Ms和Mf点的下降 使淬火后钢中残余奥氏体量增多。残余奥氏体量过多时可进行冷处理(冷至Mf点以下) 以使其转变为马氏体; 或进行多次回火 这时残余奥氏体因析出合金碳化物会使Ms、Mf点上升 并在冷却过程中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即发生所谓二次淬火)。

点击查看旺宇钢铁贸易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